索引号
MB1A08302/2025-08733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石家河镇
发文日期
2025年03月13日
名称
石家河镇2024年工作总结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3日

石家河镇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3-13 08:59 来源:石家河镇

2024年,石家河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打造“一城四基地”、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为主线,以“六个坚持”走好融合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农文旅特色乡镇,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作用

一是讲政治重学习,加强党委建设。扎牢党委班子理论学习基础,常态化开展中心组学习33次;组织各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学习《条例》为主题,结合重点工作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打造“学习型”机关,根据《石家河镇年轻干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举办“行远学堂”培训班6期,组织党建带团建、讲解竞赛等活动7次。二是提素质重管理,加强党建工作。围绕“五堂课”做好村“两委”干部业务培训,组织了党建业务、村级化债等工作业务培训12次;动态调整干部5名、村党支部委员12名,新发展党员16名;综合施策开展了诸葛村软弱涣散村整顿。三是严执法重监督,加强从严治党。党委书记带头上廉政党课,并组织党员干部签订了《家庭助廉承诺书》78份;全年登记问题线索44条,镇级立案19件,其中重点开展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12条,党纪政务处分12人;锁定“三资”领域,发现违规发包等问题线索5条,党纪政务处分7人。

二、坚持统筹调度,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一是围绕经济指标优服务。实行月度走访机制,服务企业发展。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8356万元,限上商贸销售额749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678万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35亿元,完成税收收入480万元。二是围绕进规入限抓增量。积极宣传“四上”企业进规入限政策,支持企业技改扩规提升产值,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限上商贸企业2家。三是围绕招商工作抓落地。充实招商专班力量,深挖招商信息,积极对接意向企业。全年收集各类招商信息25条,主要领导外出招商5次;成功签约亿元以上湖北丘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农业设备制造项目,并引进湖北厚德工贸有限公司电器玻璃项目。

三、坚持强基固本,夯实农业发展绩效

一是提升粮食产量。以提高粮食产量和培育优质稻米为主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27万亩,打造龙岭村2000亩植保站早稻统防统治项目,全镇种植早稻2.53万亩,居全市第一。创建唐店村再生稻生产示范样板区,较常规一季中稻增产200公斤以上,为规模化水稻种植、开展农业主导技术推广积累了经验。二是打造特色农业。着力培植和大力发展虾稻共作、水蛭养殖、菊花种植等特色产业。全镇虾稻养殖面积达1.47万亩,年产值1.1亿元,同时进行小龙虾无沟化稻田养殖试点,探索保护耕作层与效益提升双赢路径;诸葛村水蛭养殖面积达240亩,预计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蔡岭、洪山、东吴等村探索黄蜀葵种植近100亩,每亩盈利约4000元。三是突出绿色农业。确立了“推广低茬收割、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杜绝火点黑斑”的禁烧目标,全镇普及低茬收割技术,引入智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大规模回收利用,引导2家本土农业合作社购置设备参与回收,已实施低茬收割6.4万亩,回收秸秆2.5万吨以上,收储面积7.5万余亩。

四、坚持多点发力,拓展文旅融合成效

一是遗址征拆势如破竹。发挥镇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力支持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设,以“横向部门联动,纵向合力推进,下好全局一盘棋”的思路,用34个工作日迅速打开博物馆施工通道,完成了30户的遗址拆迁任务,并新建还建区1处。二是供水体制改革率先推进。坚持将“水源、水价、水费”作为核心的民生工程,迅速响应天门市入选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认真谋划、全力以赴,为全市农业用水权改革探索出新途径。10月11日,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与我镇11家水产养殖户在引汉灌区东河管理段举行了农业用水权交易签约仪式,标志着天门市水权交易实现了零的突破。三是文旅融合稳步发展。不断完善遗址周边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开展了三房湾环境整治,现已修建游客服务中心1处,新建公共厕所1个,整治水塘8000平方,改造房屋10栋,铺设水上仿木栈道52米;推出第二批文创产品玉凤、纸牌,正在推广宣传中;谋划石家河遗址农业科创产业园项目,积极对接稻田景观、农事体验、研学教育等文旅新业态。

五、坚持督管并行,致力改善城乡面貌

一是持续人居环境整治。建立“日管护、周督查、月评比”卫生管理机制,不定期“曝光”短板,并结合共同缔造“积分兑换”活动,推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常新。二是聚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梳理集体资产资源,精准分类、逐一核查登记,清理集体土地资源约1.7万亩,签订农村承包合同143份,整改不规范合同11份。同时通过制定“一村一策”实施清单,新增村集体经济过10万的村16个。三是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压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责任,组织节后保洁13次,更新河湖长公示牌19处,补充重点水域防溺水设施12处。排查全域中小养殖场,建立“一场一策”整改,督导7家直排养殖场完成整改;签订粪肥对接协议24家,实现粪肥资源化利用率100%。环境督察信访件3件均整改到位。

六、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提高民生福祉

一是保障民生工程。多方争取项目,全力推进西环线引水管网、吴岭水库供水工程和佛子山水厂“三条水源”的连通,并加快刘方岭、石北加压站建设,工程竣工后将有力解决我镇用水、蓄水问题。维修整治北港湖节制闸等涵闸泵站10座,清淤疏浚进水沟3处,恢复重建土城1组电灌站,调度水源平稳应对了“夏秋连旱”的特大旱情;依托共同缔造收集民意,筹集利用资金90.86万元,完成了试点区域内的清堰塘、疏沟渠、硬道路等多个项目。二是落实惠民政策。多层次政策解读,多样化宣传到户,精准化服务模式,确保了鼓励生育和就地城镇化政策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1场,优生健康检查35人,宫颈癌集中筛查436人;发放房票171张,其中已使用认购券购房141套;全年出生266人,其中生育二孩115人,生育三孩及以上27人,出生人口同比增长率达到16.6%。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宣传长廊1处,举办了文艺汇演、教研学习推广等各类活动19次;主动对接媒体平台加强我镇特色工作的宣传报道,利用“石家河发布”发布文章56篇,获“湖北日报”报道35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